热点阅读
校友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正文

化学化工系1984届校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原博导朱珍平研究员小记:​“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是否能推动社会进步”

发布日期:2019-07-12    点击:[] 次

朱珍平(1964-2017)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他是山西临县人,吕梁师专化学系化学专业1984届毕业生,同年留校任班主任、化学专业课教师、助教,1989年考入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1992年到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获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赴德国工作,2004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一、早期岁月

1979年朱珍平入临县一中,小宿舍分配住宿5个人,其他3位同学县城有亲戚先后搬走,高中两年大都是只有两人居住。许多十几个人的大宿舍是两人值日去打饭,他们宿舍只有两人,每顿饭一起去打饭,回来分开吃。那个时候食物短缺,吃饭主要是高粱面糊糊,如果发现里面有个像丸药大的土豆要兴奋很一阵子!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另一位同学患有严重的雀盲,晚上上自习路上来回都相互搀扶着!

朱珍平在他不到十岁时父亲病故了,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改嫁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继父是一个腿有残疾的放羊穷汉子,没有子女,对他们兄妹视如己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出1979年到80年代的贫穷,高中时候那时许多学生只有两条裤子,冬天来了需要请假回家坐在炕上让母亲把棉花放在两条裤子中间。夏天来了再请假回家掏出棉花。

在高中时,朱珍平有强烈的文学爱好,他创作的诗词多次登上学校的墙报。1981年高考,他以全县20名左右的成绩被吕梁师专化学系化学专业录取,1984年他以极其优秀的表现被留校任教。他是那种对任何问题都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学子,给他带过课的老师们对他的钻研精神有着一致的评价。所以他的一位高中同学说,即使起点很低,但只要不断地追求就能到达山顶!师专留校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在考研上,他是屡败屡战,1989年被武汉大学录取,毕业后到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由于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成绩突出,由于长期没日没夜地工作,最终积劳成疾。

二、在山西煤化所

在龙城太原,位于迎泽大街附近的中科院煤化所的院落里,有满园的三叶草,那座红色的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六楼,9609的那间实验室曾经每一个深夜都闪耀着灯光。

朱珍平1992年来到煤化所工作,期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被授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2-2004年以洪堡学者的身份在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资助,回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在J. Am.Chem. Soc., Nano Lett., Adv. Mater., Small, Energy Environ. Sci., ACS Nano, mun., Green Chem., J. Catal., ChemSusChem, ChemCatChem, Chem. Mater., J.Mater. Chem., J. Phys. Chem. C, Appl. Catal. B, Carbon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都发表过论文。

朱珍平为科学研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每一届学生回忆起与他共处的日子,对他的评价都是刻苦敬业和高风亮节。他对自己要求异常严格,工作态度严谨,十分注重创新,一直致力于能源化学的发展,一心想着尽自己所学造福社会。他对学生总是言传身教,即使是在和大家一起吃饭时,也关心着课题的进展。遇到困难,他会给学生打气,告诉学生们实验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很多看起来不好的结果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在他病情已经很严重的时候,依然牵挂着他的学生们,他把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给后辈,却把痛苦和压力留给自己承担。

接触过朱珍平研究员的人,对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印象深刻。在科学的问题上他非常严谨认真,他对学生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实事求是,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对于实验上的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抓住事物的核心。不仅是对待科研工作如此,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用心。”他总是会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研工作的指导,对于不同性格和学习能力的人进行不同的工作安排,充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

生活中的朱珍平研究员,还是一个爱唱歌的人,他和大家一起聚会唱歌的时候,他总是活跃气氛,鼓动每一个人都放松自己,勇敢唱出自己喜欢的歌曲。当有人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时,他都会单独谈话,推心置腹地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我们战胜困难,充满信心和勇气去解决问题。

三、吕梁学院旧事拾零

吕梁学院老校区,现在是离石二中的办学地,校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尤其是校园内树木成林,高大而粗壮,林木间百鸟鸣唱,如乐曲般动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吕梁师专的师生都义务劳动植树,其中的树木应该有朱珍平手植的一棵吧。就在这个地方,朱珍平曾经在此生活了9年。那时他在吕梁师专化学系读书,尔后留校任教,他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经常忙的不可开交。他走路时动作潇洒,速度很快,属于非常珍惜时间的那种。在这里,他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试,他说他一共考了三年,第一年第二年属于练兵吧,属于探路式的,第三年就毫无悬念地考上了武汉大学化学系的硕士研究生,然后他负笈武汉大学,开启了他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的人生旅程!

他曾说,“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看他是否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从1984年一名专科毕业生,到他53岁病逝的33年的时间里,他由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生,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到洪堡学者,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所走过的路,可以说是每5年就有一个质的飞跃!后来他每个月都会有论文、发明专利产生。他培养的博士生有40人之多,他的论文多达170余篇,发明专利29个,这几个数字,就是他生命的真实写照!

他曾经说,他已经写了很多诗。他说他对哲学更感兴趣。他说科学到了最高境界,就成了哲学了。(2018.10.8)

注:此文来源

1、张檀琴:《同学追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朱珍平》本文来自张檀琴科学网博客。(张檀琴先生为朱珍平高中同学)

2、陈加藏《缅怀恩师朱珍平:一生奉献科研,一世高风亮节》(陈加藏先生为朱珍平的学生,博士,现为山西煤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3、元素:《追忆吕梁师专杰出校友朱珍平先》

以上文章的使用均通过作者本人允许。


附录:朱珍平诗——释读《传奇》

(此诗是朱珍平校友离世前1个多月时手机发给编者的微信)

《传奇》为什么传奇,原来如此。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描述了两个量子物理粒子动力学决定的似乎偶然的必然的纠缠)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描述了两个曾经纠缠的量子化粒子将产生的必然的永久的纠缠。)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描述两个纠缠粒子的超距性,无论几何距离多远,均会发生无休无止的纠缠,而且这种纠缠的速度甚至远超光速。)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描述了量子化粒子纠缠的意识表象特征以及实际物理存在的确定性和离域性。)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描述了量子纠缠的超时性,即在时间维度上的恒定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一生一世。)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边

从未走远

(描述了量子纠缠实际意义的局限性和对于物质和意识的依赖性,同时反映了人的实际性。虽然这种纠缠具有超时性,可超越一生一世,但人们还是现实地期望量子纠缠发生于意识清晰的“一生一世”中。)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最后一句进一步强化道出了量子纠缠来源于动力学驱动的曾有的纠缠。)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学院行政办公楼409、425室

电话:0358-2274216           邮编:033001   

电子邮箱:xcb@llu.edu.cn

快速通道
官方媒体
  • 学院官网
  • 宣传部网站
  •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