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阅读
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正文

数学教育的上海密钥:教研支撑教改 激发兴趣

发布日期:2016-09-17    点击:[] 次

上海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在国际上声名渐起:在经合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成绩连续两届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数学平均成绩远远超过了经合组织平均成绩。国际同行密切关注上海教育,“传统教育大国”英国在引进上海数学教师后,日前决定引进上海数学教学方法,在8000所学校采用。

  上海的数学教育改革,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经验和秘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史宁中归结为三条:连贯一致的改革思路、海派文化的数学课堂、强而有力的教研与教师队伍。

  改革持续坚定

  近30年来,上海数学教育界全力解答着这样的时代命题: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1988年,国家教委委托上海市编制一套经济发达地区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上海“一期课改”因此发端,并确定了“两个改变”的目标:即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改变以“必修”为主题的课程教学模式。1997年上海启动“二期课改”,率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出台,首次系统阐述上海的数学课程性质、定位、理念和目标。

  在上海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顾泠沅看来,上海的数学教育改革正确处理了两大关系:师生关系——学生是发展的根本、教师有重要的帮助指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保证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发展。

  顾泠沅说,上海的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没有“翻烧饼”。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才积累至今天的成果。

  “数趣”激发兴趣

  学生们分成小组围坐在一起玩折纸和讨论——这是上海市杨浦区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的一堂数学课。学生们折出了房子、小船、鱼……老师让大家打开折纸,观察折痕:“你们的折纸上有哪些线?它将折纸平分成了几份?”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开开心心学习了图形的平分方法。

  折纸、摆塑料片,拼七巧板、搭小棒棒、模拟超市购物,这些充满乐趣的教学方式成为上海小学数学课的“标配”。

  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易懂的教学模式,让“数趣”充盈课堂;负责任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讲堂”变成“学堂”——上海的数学教育与它根植的这个城市一样,形成了这样的文化特征:海纳百川、广泛汲取、精细研究、实践融合。

  经过30年构建,上海数学课堂正逐渐呈现四个基本特征:注重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迫切而有自信地学习;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而有层次推进的教学设计;注重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的多种尝试与探索;注重通过作业辅导而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

  “如果你真正拜访了那些学校,有关死记硬背、没有思想的成见就会一扫而空……孩子们上课很兴奋,积极回答问题,跑到黑板前为同学解题。”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在上海多所中小学旁听了数学课后这样说。

  教研支撑教改

  上海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法,是推陈出新的教学研究成果。顾名思义,是指在宽松的环境里进行师生交流。课堂上,学生们“议议”,七嘴八舌,暴露出他们不懂的问题;然后,老师“讲讲”,不是按课本框架讲,而是学生什么不会就讲什么。这一减负增效的教学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同和推广。

  在上海,类似后“茶馆式”教学法的教研成果不断涌现,教研成为上海数学教育改革的有力支点。市、区、校三级教研体系,是对上衔接顶层设计、对下衔接课堂操作的纽带,形成了“用科研的方式做教研、用教研的思维做科研”的“大教研”格局。上海市数学教研员黄华说:正是这种“大教研”的格局,普遍形成了中小学数学教师用科研的方式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氛围,普遍形成了一批引领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

  曾有美国人追问上海:你们的教研制度有什么用?上海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教研是通过一个团队的合力去提升每个教师水准的有效途径。

  随着上海取得2020年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举办权,上海的数学教育下一步改革锁定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学科核心素养。“我们期待上海的数学教育改革,不但引领中国,也为世界的数学教育作出贡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如是说。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学院行政办公楼409、425室

电话:0358-3389017           邮编:033001   

电子邮箱:xcb@llu.edu.cn

快速通道
官方媒体
  • 学院官网
  • 宣传部网站
  •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