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图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新华社记者沈伯韩 摄)
路透社10月19日发表题为《企业关注中国在重要会议上探讨司法改革》的文章称,本周中国将启动重要的司法改革,试图限制地方官员对法院审理案件的影响,此举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密切关注,他们希望此举将会使司法体制更加公正。
由于司法改革的目标在于让人们相信司法体制的公平性,以减少引发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这些举措有很强的经济原理。
10月15日,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写道,没有健全的司法制度,就无从谈起经济增长。
李曙光写道,保护知识产权和合同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前提条件,当前的制度存在问题,政府有很大的空间滥用权力。为了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法治将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商业新闻网10月19日发表Marie Singer题为《中国进行司法改革,可能让外企受益》的文章称,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希望,在本周四中全会实施司法改革之后,他们被盯上的次数会减少。据政府媒体称,四中全会的目的是减少地方政府对法院审理案件的影响,避免法官成为傀儡。
中国商业界普遍认为,由于法官通常对地方政府和党政机构负责,而它们有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保护,所以案件受到公正审理存在难度。
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中国改善司法制度。因为一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它必须要有严格的司法制度来保护知识产权和合同。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10月20日转载中央社报道称,中共18届四中全会主题“依法治国”看似与资本市场关系不大,但外资机构认为,四中全会有望深化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来说将是利多。
消息引述香港《信报》财经新闻报道,花旗集团指出,中共18届四中全会讨论“依法治国”后,中国未来反腐将是场持久战,而且更加制度化,这有助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花旗认为,四中全会也可能会检视目前改革的进度,阐述未来改革的轻重缓急,并预料将增加讨论国企和土地改革议题。
国际信评机构穆迪指出,中国中央企业改革启动具有正面信用影响。穆迪表示,央企将加快重组并注资香港上市公司,7月以来“改组国有资本”、“引入民资混合所有制”等央企改革也将进入高潮。
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表示,四中全会让投资人有机会了解中国是否朝既定的改革与国际化目标迈进。他指出,市场将密切关注中国在松绑法规、改善社会安全网和财政改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里昂证券称,股市表现与中共中央全会召开有正相关性。如果剔除全球金融危机,会议前两周股市平均涨幅达3.2%。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表示,“依法治国”与股市关系看似不大,但实际意义重大。
另外,中金公司预期,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将进一步厘清当前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清的核心问题,有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整体经济和获利增长的持续性。
路透社10月19日发表题为《中国将加强纪检机构权力》的文章称,中国领导人通过反腐行动发出信号,即中国经济无法再承受猖獗腐败的侵蚀。官方媒体新华社在发布全会纲领时说,领导层一致认为,法治是中国维持经济增长、清除腐败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任职的研究人员裴敏欣说,中国经济每年因诈骗、回扣和其他腐败行为而付出的直接代价比他五年前预计的860亿美元高出数倍。
据香港瑞东集团(Reorient Group Ltd.)称,一场持续的反腐败行动对商业来说是好消息,可以起到鼓励投资的作用。该公司中国经济学家Steve Wang说,几年前开始的对铁路部门高级官员的调查使得铁路设备供应商成为瑞东最为青睐的投资目标之一,因为现在它们的估值是依据它们“相对先进”的技术,而不是它们的政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