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从国家、民族、个人、信念等方面深刻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再次提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本文通过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思想,进而对抗战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在回顾抗战历史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视野展开研究和思考,力求将抗战精神的弘扬与唯物史观的运用结合起来,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时刻,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万众瞩目的盛大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今天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了曾经的历史,向世界再次宣告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念和伟大真理。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在赴俄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庆典上、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以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和招待会上,都反复提到了抗战精神,并始终坚持用唯物史观来审视、来解读、来昭示。深入研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思想,让我们认清了过去,读懂了现在,看到了未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深知和平来之不易的同时,也认识到维护和平的事业永远在路上。
一、抗战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过去,都有自己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在岁月时空里,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精神。或发扬光大,或湮灭无痕。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在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在世界民族之林一枝独秀,这正是源于民族精神的巨大推动力。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命脉所系,尤其体现在民族处于危难之时、逆境之中,这种动力、韧劲、信念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艰难困苦,走出坎坷岁月,走向光明大道。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形成了独特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中华儿女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孕育而生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与升华,它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可以说抗战精神是特定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那个时代发展的动力、前进的号角,是在中华民族极端危亡时刻激发、凝聚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喷薄而出的内动力。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四个方面,既有国家层面、民族层面,也有个人层面、信念层面,是统一的整体。国家层面讲“责”,民族层面讲“义”,个人层面讲“勇”,信念层面讲“韧”。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始终的表现,也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凸显。抗战精神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就非常重视精神的力量,特别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凝聚、把握、继承和弘扬。早在主政浙江期间,就曾在《哲学研究》上专门撰文《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文章指出了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组成部分的浙江精神,包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核,即,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国精神。民族英雄是浙江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浙江精神闪亮的音符。更重要的是,文中还着重指出:“尤其令浙江人民自豪的是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我们党正是从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起航,踏上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创建了彪炳千秋的伟大业绩。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使浙江文化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福地,我们党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走向成熟、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肩负的民族使命和责任,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这些重要精神气质成就了最美丽的浙江精神。浙江精神与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脉相承,是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反映。这从一个特殊视角为我们深刻理解抗战精神提供了重要指南。这也让我们能够理解,在现在所处的最好的时代,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落后挨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总书记仍然而且突出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的缘由了。
抗战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国家责任。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爱国主义既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更表现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实践。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郑成功、邓世昌等不屈不挠的优秀事迹广为流传,这些精神正在教育、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抗日战争中这种国家责任体现的更为明显。当年落后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武器装备精良的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最后夺取胜利,决定因素正是这种责任、这份情怀。面对亡国灭种最危险的时刻,“匹夫有责”成了时代的最强音。
抗战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民族品格。《管子》中记载曰“三军之士,视死如归”,三国曹植在《白马篇》中激昂地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国家有难,坚决挺起民族的脊梁,在大义面前宁死不屈,宁肯为国捐躯,也不苟且偷生,这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这种把为国牺牲视同回家一般正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已经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烙下了深深地印痕,成就了民族的品格。
抗战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勇敢坚强。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始终是民族的精神丰碑。崇尚英雄是民族自尊和自信的表现。面对列强如洪水猛兽,面对强大的敌人不畏惧、不退缩,流干最后一滴血的坚强和勇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毛泽东论持久战坚定了军民坚持到底、抗战到底的决心、信心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谈起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那个救亡图存的岁月,那个同仇敌忾的记忆,始终感到重任在肩。
抗战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执着韧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来之不易,是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历经14年之久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抗战取得的。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付出了惨重而沉重的代价,最终赢得了抵御外辱、抗击侵略的伟大胜利。回顾历史,记忆犹新。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面对异常艰苦的条件和环境,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军民同心、官兵同力,最终克服了困难。
从抗战精神的形成和内涵来看,抗战精神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并且强化了民族精神。抗战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抗战是民族的抗战,是特定民族的抗战,离开了特定民族谈论抗战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抗战精神是特定民族的抗战,必然带有民族精神,必然会体现民族精神,并且丰富和强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战精神是属于全民族的,而非某一阶级或政党的抗战。这是从国家、民族、阶级与政党的关系上来分析的。其次,抗战精神体现在一定区域的抗战。因此,中国的抗战精神是全国性的,而非某一区域的抗战,是整体的抗战,而非局部的抗战。因为,这是对外战争,是中华民族对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反抗。这是从地理上讲的。其三,抗战精神富有时代性的特点,是一定时空的抗战中凝聚的精神,即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集中体现。这是从时间上讲的。其四,抗战精神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属上层建筑层面。从哲学的认识论层面讲,抗战精神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实践的思想认识的抽象与概括。总的说来,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团结御侮、共赴国难,是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发扬自强抗争、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信念,是抗战精神最为显著的特点。依靠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民族勇气,开辟弱国打败强国的中华民族复兴的新道路,是抗战精神独有的特色。
二、历史回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历史,从悲剧中吸取教训,从胜利中汲取力量,警惕粉饰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倾向。我们知道,早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就觊觎中国,就有蓄谋侵略中国、妄图称霸亚洲的野心。随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在发动和参加的对外侵略战争中,针对中国的侵略就达10次。比如,1874年侵犯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1900年作为八国联军之一侵入北京,1904年侵占中国辽东,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二十一条”,1917年派大批军队进入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1927年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并出兵制造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1931年在东北制造龙井村事件、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等等。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从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年工业总产值是中国的4.4倍,日本年产钢铁是中国的145倍,日本年产煤是中国的1.8倍,日本年产石油是中国的129倍。而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战舰52422吨,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当时皆没有自产能力,国力军力悬殊甚大。面对日本炮轰、强占,面对国民政府的阻止、镇压,青年学生发出了抗日救亡的请愿和示威游行,以血肉之躯突破封锁,以家国责任唤醒了全国人民的抗战豪情。中国共产党主张武装抗日并积极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聚了最广泛的抗战力量,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以及狼牙山五壮士、抗联八位女战士、老帽山六壮士、马石山十勇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保山姚子青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抗日将领和众多英雄集体,表现了民族气节和民族大义。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更进一步提振了中国军民必胜的信心。毛泽东就曾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抗战过程中,日本侵略军把中国胶东作为往来海上与华北之间的重要通道,作为“以战养战”的补给基地之一。为了保证这一补给线的安全与畅通,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长期频繁的“扫荡”,其中1942年是整个抗战过程中敌后抗战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一年,日本侵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时,在乳山县的马石山附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其中在金斗顶采石坑里,就有50多人被日军杀死,仅崖后一个村就有18人被杀。但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进行了殊死抵抗,其中胶东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第七连二排六班的10名战士为了掩护近千名群众冲出火网安全转移,先后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的多次进攻。为了吸引敌人,他们且战且退,退到马石山主峰南侧一道石墙和几处天然岩石处顽强地坚守着,最后只剩下班长和两名战士,子弹打光了,敌人冲上来时,三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血染马石山岗。这就是著名的马石山十勇士。马石山十勇士是我们全民族众志成城、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北京门头沟斋堂爨底下村98户村民,有70余人参加革命,其中34人成为烈士。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二十七团派二十名战士在位于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的老帽山下一座小山头阻击敌人,在14名战士牺牲的情况下,余下6名八路军战士面对步步进逼的日伪军,抱枪纵身跳下山崖。这种坚如磐石的顽强意志,在抗战中得到充分展现。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在抗战,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从当时的国情看,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是中国最深厚的抗日力量。上千万征募的农村壮丁保证了国民党军源源不断的兵力补给,每年一亿石粮食的征购基本满足了国统区的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解放区军民,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立支撑八年抗战。工人阶级以挽救民族危亡、保卫世界和平为己任,为己责,宁肯挨饿受冻,也要退出日资工厂,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临难毋苟免”,诠释着国家责任的内涵。各民族戮力同心,无论是身处东北的林海雪原、白山黑水之间,还是身居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参加抗战,形成了民族抗战的主旋律。我们看到了马本斋回族支队、湘西苗民革屯抗日军、佤山抗日自卫总队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武装,他们英勇无畏地抗击侵略者,令敌人闻风丧胆。海外华侨心系祖国抗战,自发组织了很多民间团体,积极筹措款项支持抗日,并亲自参与抗战,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中国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占四分之三,而且绝大多数都血洒疆场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认清了历史的真实,认清了历史的全貌,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深远历史意义,并强调指出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才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为了铭记历史,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为了缅怀先烈,我们需要尊重历史。总书记辩证地阐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意义,因为这场战争就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大决战。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开始的时间最早,而且持续的时间最长。中华儿女面对侵略者,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随后的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的角度阐述了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个一切”来强调历史不容抹杀,即“一切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不论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是自欺欺人的”。
直面历史的民族才是负责任有担当的民族,才是有未来的民族。对于日本而言,正视历史问题是当务之急,当下应积极反思二战期间所发动的侵略战争,重新审视这段带给周边国家无限伤痛的历史。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日本方面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慎重态度严肃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而这种态度,正是一个正常民族应该具备的。而我们每个中国人也都应牢记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众志成城、敢于担当等一系列的抗战精神,我们应当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那就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三、唯物史观
从历史学的视野,我们能够通过史料了解抗战的具体过程,但从唯物史观的视野出发,我们可以在具体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透视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历史的脉搏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总书记强调要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那么,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深入学习努力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所体现出的抗战精神。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发展主要的两个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将唯物主义运用于人类历史过程中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产主义前途,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找到了工人阶级这一实现深刻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这一划时代贡献,恩格斯甚至列为第一个伟大发现。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它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彻底清除出去,从而彻底地改变了历史观领域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实现了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和完备的唯物主义学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或者说普遍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自然界,而且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破天荒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和一般规律,使人类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全部活动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是一种历史性存在。所谓历史,就是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自身延续的过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运动过程,但人类又有着不同于其他物质形态包括动物的、特别明显的历史性。不仅个体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历史过程,而且人类的世代繁衍也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薪火相传的历史过程。人们的素质和能力则具有更明显的历史性,在发展中不断地增多和提高。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也具有历史性,都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关系的进步而进步的。正是由于人的上述历史性,尤其是人们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所以才会有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才会越来越复杂化、高级化,逐渐地前进上升。马克思曾经说过,“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72页)正是人们个体的发展历史,造成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告诉我们,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把人类历史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学相比,唯物史观纵贯古今历史的全过程,横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中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简言之,它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是因为它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所以它是哲学,而不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简单地说,历史学重在描述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只是在这个表述中体现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专门论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则重在以抽象的、一般理论的形态论证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们之间仍然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专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巨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等等。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和坚定“三个自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证明历史唯物主义否定不了。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就等于从理论上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等于从实践上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历史发展过程是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对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存在的发展中,特别是从物质生活过程中,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恩格斯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668页)。历史唯物主义是以辩证的观点来对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肯定因果是相互转化的,它从来没有否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抗战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作为人的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具有反作用,直接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进程甚至方向,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运用唯物史观对抗日战争进行深刻分析的经典著作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对中日战争矛盾进行了总体分析。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根据中日双方矛盾特点,对当时的时局展开了具体分析,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日本是一个小强国、中国是一个大弱国,日本发动的是一场侵略战争,而中国所从事的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回顾历史可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可以用空间换时间,中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论持久战》通过对中日战争双方四个对立性的特点的分析,彰显了为何持久、为何最终必胜,体现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得出这些正确结论的理论背景正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抗战精神的主体正是每一个在革命战争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既有奋勇杀敌的全体将士和民族英雄,同样也有广大善良、坚强、勇敢的人民群众。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抗战精神是流淌在沸腾的血液里,是驻扎在灵魂的最深处。比如,北京密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亲手把丈夫和五个孩子送往前线,结果全部战死沙场,前赴后继、无怨无悔。马石山十勇士,为了转移群众,弹尽粮绝,以身殉国,群众得救了,而他们的尸骨永远地留在了马石山。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爱人民军队。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儿女。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儿女书写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的国家。抗战精神是杰出的中华儿女在自己的历史上记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科学历史观的唯物史观,其本质是人民的历史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用抗战精神凝聚人心,充分发挥每一个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定能够在和平年代开创更加美好的前程,把中国道路走好,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精神发扬光大。
唯物史观是还原历史真实、了解历史真相的钥匙。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读抗战精神,才能够真正把握抗战精神的精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抗战精神,才会更加珍视之、尊重之,并将弥足珍贵的抗战精神作为伟大的精神财富、作为巨大精神动力来审视、认识、理解和把握。抗战精神这种国家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正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逐步形成的思想精华,是对伟大抗日战争在精神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是通过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对千千万万个生动事例的反复思考提炼出来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反思抗战这段历史不难看出,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究其原因,是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在日本侵华初期,中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并不是首位,加之当时国家科技水平较低,军队装备水平落后,最终导致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教训是惨痛的。我们要牢记,富国强兵、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是中国获得永久和平的基础,也是对这一段惨痛历史反思的重要结果。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抗战精神的引领和鞭策。这也正是“爱国”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们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长期抓下去、抓紧抓牢的重要原因。
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出发,对抗战精神的思考,有必要放在人类发展的大尺度和人类发展的当前阶段的双重维度中进行。“三个必胜”生动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正义战胜邪恶,和平战胜战争,人民战胜敌人,这是对“两个必然”的延伸和发展。人类发展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长远性与阶段性的一致。《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页),《〈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强调“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抗战精神之所以需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一方面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另一方面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可以加速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进而促进社会进步。事实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接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奠定基础。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抗战精神必将与时俱进,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抗战精神的引领和支撑,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一,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构思、规划、创造等先前环节来说,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用辩证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二,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自身结构和内容来说,它体现和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举措。既涉及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既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又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其三,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和实践来看,它要求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真正提高我们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四、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国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不能离开初级阶段空谈社会主义,也不能只看到初级阶段的困难,而忘了社会主义这个方向。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这让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和底气。同时,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们的事业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的事业处于不断变化成长之中。这种变化和成长,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判断既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向我们指出了问题之所在。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反观中国发展现实,尽管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比较低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扶贫、脱贫问题。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数据表明,全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可见,发展依然是首要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面对困难和问题,共产党人从不退缩,中国人民也决不会退缩。因为包含抗战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给予我们自信。这种自信是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是制度自信。
我们坚定道路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透彻洞察。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对包括抗战在内的历史的清醒认识的选择,是改革开放实践的选择,最根本的是基于中国国情的选择。这种道路自信,来源于实践的检验,来源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们坚定理论自信,不是空洞的,而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刻把握,是对执政规律、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理论的彻底是行动自觉的前提,理论的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我们才有了超越资本主义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掌握唯物史观,真正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坚定制度自信,不是僵化的,而是基于对认识的不断深化的结果。我们党成立至今已90多年,虽然经历了挫折,但都能够经过自我修复而得以进步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坚韧的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发展。
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衰退,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继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也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再次印证了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论断。唯物史观一方面表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另一方面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原因。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始终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发展的态度和对世界和平的力量贡献,指出任何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等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带来痛苦,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才是发展的初衷。因此,对于有些人担心中国发展强大了的结果,其实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没有称霸的基因。中国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经济发展如何,都始终坚守永不称霸、永不搞扩张,特别是自己经历过的悲惨遭遇,更不会愿意强加给其他民族,这就是感同身受。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霸权行为和军国主义,中国只会成为人类和平力量的积极贡献者。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发展、国力强盛才是抵御侵略拥抱和平的硬道理,和平崛起而非强势称霸才会是长期繁荣的基础。我们要深刻理解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经常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发展,才能正确面向当代中国实践,更好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无法重来,明天值得期待,未来可以开创。血的教训不能忘却,但又不能沉湎于昨日的伤痛之中无法自拔,而抗战精神永存!
五、结语
抗日战争的历史既是全体中华儿女无法忘却的记忆,是“创伤”,是“伤疤”,也是民族精神积聚凝结、同仇敌忾、砥砺奋进的过程。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抗战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炮火中淬炼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着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唤起了民族觉醒、再造了民族魂魄、升华了民族精神。抗战精神和唯物史观再次告诉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必胜”是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认识深刻,思想深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人民的美好生活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在前进的道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入区、全面依法治国步入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阶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进程中,继续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好中国声音,持续不断地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奋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