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语的灵魂所在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发展,并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遵照历史大逻辑,遵循发展必然性,始终不渝高擎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得以形成鲜明特色并继续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不忘老祖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系,它的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南,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这一老祖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不忘老祖宗,必须下大力气把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学习好、研究好、继承好,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问题,做到掌握真谛、融会贯通、应用自如。必须在拓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上下功夫,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在坚持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坚定坚持,让这一开放的理论体系顺应新的实践需要不断开拓发展。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拓展新增量,始终把充实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内容作为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理论勇气继续谱写理论发展新篇章,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与此同时,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总目标引领下,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也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内容的重要方面。拓展新增量,必须把充实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内容作为重大课题,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全方位拓展各领域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促进理论进一步深化,内涵进一步拓展,体系进一步完善。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进行新创造,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切伟大实践,都将给理论创造和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首要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坚持实践观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根据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奋力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根脉所系
“中国特色”这一规定性,不仅显著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上,还显著体现在文化基因与根脉血缘上。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时间限制,体现中华文明理解和把握世界的独特精神、独特立场、独特视角和独特方法,为社会历史发展提供滋养、提供智慧。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根本原因。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得以繁荣发展的根脉所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立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的根本标识,必须进一步弘扬、继承、创新和发展。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善于向后看,在发现、品鉴、甄别、欣赏中加以继承吸收。向后看,是一切传承和弘扬的前提。看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正面与负面、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各种资源有一个“科学判断力”问题,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也同样有个科学判断力和科学鉴别力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一方面要避免自恋自满倾向,全盘肯定、照搬传统文化,甚至以其代替社会主义新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是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甚至以“民族劣根性”为借口“彻底重建中国文化”。要建立科学理性的态度,正确看待文化问题上的“古”“今”关系;要有慧眼识珠的本领,善于甄别与鉴定;要有辩证思维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继承,有批判地吸收,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中汲取足够养分。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加强研究和阐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借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代代传递。要加强文化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好古街区、古村落、古遗址,通过延续固态文化载体使凝结其上的优秀文化基因得以保存。要加强对典籍资源的系统梳理,让封存于禁宫、陈列于馆舍、失散于民间、记载于珍本的文物与文字活起来。要加强研究与阐发工作,把深入研究与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入挖掘阐发历史现象背后深藏的逻辑启示,深入挖掘阐发诗词典章中蕴含的文义理念和人文价值,深入挖掘阐发庙堂之上与乡里之中蕴藏的伦理纲常,引导人们更加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涵养,深深嵌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建构之中。
坚持不忘本来,就是要增强融通能力,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传统文化要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魅力,就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增强融通转化能力,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融通转化为时代所需要的文化养分。要在固有文化形态及其内涵价值基础上,根据伟大实践对先进文化的新要求,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着力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内涵上进行拓展,在形式上加强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成为推进伟大实践创新的重要精神力量。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陈旧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传播,使传统文化通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建构再现新辉煌。